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,当它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.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,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.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,时而相傍相依,时而南辕北辙.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.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,需要不断地训练. 简而言之,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.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少.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,才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,原来我见过它.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,却忽略它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.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,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.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,有预报蝗灾的,有预报瘟疫的,有预报地震的.没有人预报幸福.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,有它的征兆.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,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.你不要总希望轰轰烈烈的幸福,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.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,那样它会很快地流失.你需要静静地以平和之心,体验它的真谛.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.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,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.它披着本色的外衣,亲//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.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,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.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,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,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,女友一张温馨的字条……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.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,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. 语音提示 1. 即将jíjiāng 2. 孪生luánshēng 3. 傍bàng4. 南辕北辙nányuán-běizhé 5. 震颤zhènchàn 6. 鬃毛zōngmáo7. 散发sànfā 8. 步履bùlǚ 9. 瞻前顾后zhānqián-gùhòu 10. 什么shénme 11. 瘟疫wēnyì 12. 征兆zhēngzhào13. 甘霖gānlín 14. 龙头lóngtóu 15. 拧nǐng16. 真谛zhēndì 17. 似的shìde 18. 闪烁shǎnshuò19. 喧嚣xuānxiāo 20. 相濡以沫xiāngrú-yǐmò 21. 粗糙cūcāo22. 抚摸fǔmō 23. 啊wa 24. 缀zhuì25. 熠熠yìyì
普通话教学(视频)
理论1-普通话概述及课程介绍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3MjE5Ng==.html
理论2-单,多音节字词示范 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3NjIyNA==.html
理论3-短文朗读 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4MzI4NA==.html
晨读1-普通话测试示范录音之一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zNDY3Ng==.html
晨读2-单,多音节字词示范 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0NDYxMg==.html
晨读3-长篇文本朗读示范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1OTk4NA==.html
晨读4-命题说话示范 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2NjI1Ng==.html
晨读5-命题说话示范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DkxNjM2OTM0MA==.html
国家普通话考试阅读文章作品39号
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,陶行知当即喝止(hèzhǐ)了他,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。无疑,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“顽皮”的学生。那么他是如何教育的呢?
放学后,陶行知来到校长室,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(ái)训了。可一见面,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,并说:“这是奖给你的,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,而我却迟到了。”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。
随后,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,说:“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,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,你立即就住手了,这说明你很尊敬我,我应该奖你。”王友更惊疑了,他眼睛睁得大大的。
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,说:“我调查过了,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,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,欺负女生;你砸他们,说明你很正直善良,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,应该奖励你啊(yɑ)!”王友感动极了,他流着泪后悔地喊道:“陶……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!我砸的不是坏人,而是自己的同学啊(yɑ)……”
陶行知满意地笑了,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,说:“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,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,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。我的糖果//没有了,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!”说完,就走出了校长室。
节选自《教师博览•百期精华》中《陶行知的“四块糖果”》
国家普通话考试阅读文章作品38号
泰山极顶看日出,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。有人说: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,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,味儿(wèir)终究有点(diǎnr)寡淡。
我去爬山那天,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,万里长空,云彩(yúncɑi)丝儿都不见,素常,烟雾腾腾的山头,显得眉目分明。同伴们都喜地说:“明天早晨准可以看见日出了。”我也是抱着这种想头(xiǎnɡtou),爬上山去。
一路从山脚往上爬,细看山景,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,却象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,从下面倒(dào)展开来。在画卷中最先露出(lòuchū)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坊(Dàizōnɡfānɡ),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、斗母宫(Dǒumǔɡōnɡ)、经石峪。山是一层比一层深,一叠比一叠奇,层层叠叠,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。万山丛中,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。王母池旁的吕祖殿里有不少尊明塑(sù),塑着吕洞宾等一些人,姿态神情是那样有生气,你看了,不禁(bùjīn)会脱口赞叹说:“活啦。”
画卷继续展开,绿阴森森的柏洞露面(lòumiàn)不太久,便来到对松山。两面奇峰对峙(duìzhì)着,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,年纪怕都上千岁了,颜色竟那么浓,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。来到这儿你不妨权当(quándànɡ)一次画里的写意人物,坐在路旁的对松亭里,看看山色,听听流//水和松涛。一时间,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,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动着一卷历史稿本。
节选自杨朔《泰山极顶》